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_又粗又大又硬毛片免费看_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_免费观看a级毛片

  您好,歡迎來到沈陽市鍍鋅鋼管廠官網!  
沈陽市鍍鋅鋼管廠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Redianxinwen
工業園區低碳化轉型 綠電帶來“綠色”紅利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清潔能源資源極為豐富,且具有水、風、光互補的獨特優勢。一段時間以來,青海依托資源優勢,推進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加大工業園區綠電供應能力,打造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綠色工廠、綠色園區,以綠電優勢推進工業生產循環化改造、低碳化轉型。

資源稟賦引來綠色產業集聚

近年來,清潔能源在青海省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青海新能源裝機量年均增速32%。截至2022年底,青海電網清潔能源裝機3933萬千瓦、占比90.9%。青海電網已成為全國清潔能源、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域電網之一。

作為建設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重要區域,青海也是國家電網確定建設的“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政策利好吸引來多家光伏、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聚高原。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的綠色產業發展園內,深藍色的光伏板在太陽照射下熠熠生輝、風力發電機葉片運轉不停。

“以前這里是四季不長草的荒灘,風沙肆虐,難見藍天。”村民吾金多杰出生于共和縣下合樂寺村,這里被當地群眾稱為“塔拉灘”。由于常年風沙肆虐,草場遭侵蝕,大面積退化為荒漠和半荒漠化土地。

近年來,借著太陽能資源優勢,當地政府在塔拉灘規劃面積為609平方公里光伏產業園區。短短幾年內,這里就建起100多座光伏電站,太陽能光伏板覆蓋面積超過300平方公里。

“自從裝上光伏板,家鄉的風沙明顯減小,植被覆蓋的土地也越來越多。”吾金多杰感慨道。

監測數據顯示,與光伏園區建設前的平均值相比,目前塔拉灘風速降低了50%,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蓋度也恢復到80%以上。

坐落于西寧市東川工業園區的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多晶硅行業的首批準入者,也是行業龍頭企業。目前,公司已形成年產9萬噸的電子級多晶硅生產線。

據介紹,其依托青海的清潔能源供應優勢,用清潔能源生產多晶硅,有效減少了光伏產業碳排量,現已成為全國綠色能源占比較高的多晶硅制造企業之一。

“目前,我們利用清潔能源,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270萬噸;而我們生產的多晶硅產品又可以制成35GW的光伏組件,每年可產出500億度綠電。”公司負責人表示。

記者采訪了解到,依托新能源產業聚集優勢,西寧市正加快推進單晶硅、高純晶硅、鋰電材料、太陽能電池等重大產業項目,光伏制造、鋰電儲能、新材料和特色化工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呼之欲出。

“青海的清潔能源發展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這是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優勢。”西寧市委常委、副市長南海晏說,西寧市將發揮綠電優勢,加快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爭取在“雙碳”目標實現上先行先試、走在前列。

零碳產業園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目前,青海省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占全省能源消耗量比重已超過70%。因此,如何有效管控、降低工業園區碳排量,是青海探索低碳化發展的重要內容。

今年1月,位于青海省海東市的青海零碳產業園首個綠電工程正式投運,該工程為國網青海電力公司負責建設的110千伏古驛輸變電工程。投運后,預計每年為園區輸送7億至10億千瓦時綠色電能,將進一步提高園區供電質量,為園區全綠電供應體系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據介紹,該產業園規劃總面積約22.09平方公里,園區規劃形成鋰電池產業集群、新能源裝備產業集群、綠色畜牧產業集群三大主導產業。園區以100%綠電供應為基礎,以科技創新與示范推廣為支撐,成為具有青海省清潔能源產業特色的“零碳”產業示范區。

作為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最“年輕”的工業園區,南川工業園區面積僅31.38平方公里,卻聚集多家行業龍頭企業。截至“十四五”末,園區用電負荷預計將達到500萬千瓦。因此,該園區是全省最大的新增電力負荷聚集地區之一,也是西寧市能耗雙控、“雙碳”工作的主戰場之一。

在園區的一間機房內,國網西寧供電公司數據管理業務負責人朱曉明坐在電腦前,正利用“綠電態勢感知分析平臺”進行后臺數據分析。

“綠電態勢感知分析平臺”通過構建綠電溯源分析模型,每天可對96個斷面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更高的數據精度可以幫助園區實現綠電消納情況的精準分析。

“平臺入駐幾個月以來,給園區帶來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園區相關負責人祁財興告訴記者,以前,園區只能通過各發電廠提供的電能數據倒推園區企業的綠電使用情況,數據通常不太精準。而現在可以借助平臺,動態分析綠電生產、傳輸、消納的全過程數據,從而得以更精準地幫助企業降低碳排放,推進園區綠色轉型。

“我們將積極探索‘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加快‘綠電特區’和零碳產業園建設步伐,實現園區全天候、全時域綠電供應。”南川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周有德說。

“騰籠換鳥”實現園區綠色轉型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西寧經濟發展多依靠承接東部的產業轉移,而這些產業主要特點是高耗能、高碳排、低附加值,這也是當地工業園區經濟發展的痛點。

近年來,西寧市加大產業更迭與升級,通過“騰籠換鳥”逐步淘汰“傻大黑粗”落后產業,在引進低碳排、高附加值的綠色產業的同時,也讓企業共享綠色發展成果。

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2年度綠色制造名單,西寧市甘河工業園區榮獲“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稱號。

成立于2002年的甘河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35.28平方公里,是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國家首批地毯工業園區試點及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現有規模以上企業51家,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0億元。

“我們園區主要以有色金屬及特色化工產業為主,必須加大產業升級力度和結構優化,積極培育綠色產業,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園區管委會主任祁延鵬介紹。

在引進綠色產業的同時,園區大力實施工業鍋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電機系統節能等節能減排改造工程,園區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逐步降低。

坐落于該園區的黃河鑫業有限公司,近日也傳來好消息,2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2022年度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名單,公司榜上有名。

年產電解鋁55萬噸的黃河鑫業,年耗電量約78億千瓦時,相當于185萬戶普通家庭1年用電量。據介紹,公司累計投入4.06億元推進56項重點節能環保項目實施,制定階梯電價節能降耗專項行動方案,節能型電解槽占比達到90%。

錨定綠色園區建設,甘河工業園區圍繞合金材料、光伏、新型建材、碳纖維等產業,支持企業強化技術創新,著力構建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技術含量的綠色產業體系。截至2022年底,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72.7億元,循環經濟工業產值比重達到89%。

“我們將加大各工業園區綠電供應力度,向零碳產業園目標邁進。為企業降本增效,提升市場競爭力。”西寧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尉寶山介紹,隨著“雙碳”工作的持續推進,西寧綠電優勢將愈發明顯,企業將享受到更多的綠色紅利。(經濟參考報)

  〖 打印 〗  〖 關閉本頁